GTC 2025 登場:NVIDIA 展示全新 AI 晶片與量子合作計畫,市場卻出現審慎聲音

· 新聞摘要解讀

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

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、摘要與解讀|
NVIDIA 發布新一代 AI 晶片與量子合作,GTC 展示技術實力但面臨成長挑戰。

NVIDIA 在 2025 年 3 月於加州聖荷西舉行的 GTC 開發者大會(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)再次吸引全球科技產業的目光。這場盛會不僅展示了該公司在人工智慧、量子運算、機器學習等領域的最新進展,更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 AI 技術市場的主導地位。然而,在眾多技術亮點背後,也傳出市場對未來營收與競爭壓力的隱憂

Blackwell Ultra 與 Vera Rubin 將陸續登場

GTC 大會的重頭戲之一,就是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的主題演講。他發表了兩款新一代 AI 晶片產品:

  • Blackwell Ultra:預計於 2025 年內推出,是目前 Blackwell 架構的進階版,提供更高效的 AI 模型訓練能力。

  • Vera Rubin:下一代架構晶片,預計在 2026 年問世,專為生成式 AI、大型語言模型與科學計算設計。

這些產品預計將進一步加速企業在 AI 模型訓練與推論上的應用效率,對資料中心、超級電腦與雲端 AI 平台皆具有深遠意義。

NVIDIA 跨足量子運算,深化學術與產業合作

除了 AI 晶片的更新,NVIDIA 宣布將在美國波士頓設立全新的 量子研究實驗室,並與 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(MIT) 展開合作,探索量子電腦在模擬與 AI 演算法的應用潛力。

同時,NVIDIA 也揭示兩項重要合作案:

  • 與 D-Wave 攜手研發量子區塊鏈架構

  • 與 Infleqtion 推出結合量子物理與上下文機器學習(CML)的新模型,用於即時決策與高敏感任務應用,如自駕車與金融風控。

這些動作顯示 NVIDIA 正積極布局下一波技術革命,試圖在 AI 與量子融合領域搶佔先機。

市場反應分歧:創新驅動力強,營收增長放緩引發憂慮

儘管 GTC 大會展現了 NVIDIA 的強大技術能力與產業話語權,但市場投資者與分析師對其未來營收增長仍持保留態度。

  • 2024 年 NVIDIA 的營收增長幅度曾達到歷史高點,但根據內部預測,2025 財年的增幅將放緩至約 57%。

  • 部分觀察家指出,在 AI 晶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,包括 AMD、Intel,以及多家中國晶片新創公司都正在蠶食 NVIDIA 的市占率。

  • 此外,許多雲端服務提供商(CSPs)正投入自研 AI 加速器,如 Google 的 TPU、Amazon 的 Inferentia,也讓 NVIDIA 的雲端訂單壓力上升。

雖然技術布局雄厚,但營運增速放緩與市場壓力,讓投資人開始重新評估其成長空間。

NVIDIA 的下一步:從晶片設計到 AI 軟體平台的全面擴張

在 GTC 2025 上,NVIDIA 也強調未來的重點將不只是硬體,而是 軟硬整合的 AI 生態系統建設。從其推出的 CUDA X AI、Omniverse 模擬平台、以及全新推出的 DGX Cloud 服務來看,NVIDIA 正將業務重心擴大到雲端運算、生成式 AI 開發與數位孿生技術的整合。

這意味著 NVIDIA 將不再只是「賣晶片的公司」,而是提供一整套 AI 研發、訓練、部署與應用的解決方案供應商。

解讀分析

NVIDIA 在 GTC 2025 展現的技術實力依然強勁,不論是在 AI 晶片效能、量子運算合作還是開放生態系的整合上,都鞏固了其在全球科技市場的核心地位。然而,從資本市場與分析師的角度來看,營收成長曲線正進入相對冷靜期,加上來自對手的壓力與客戶自製晶片的趨勢,讓 NVIDIA 面臨更多競爭與價格壓力。

對台灣的科技業者來說,這代表既是挑戰也是機會。NVIDIA 將持續尋求台灣代工與供應鏈合作夥伴,在伺服器、記憶體、PCB 等領域擴大採購,為台灣 AI 硬體產業帶來動能。但本土企業也應加快自研 AI 晶片與應用層的佈局,以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國際品牌。

參考來源:https://techcrunch.com/2025/03/20/gtc-felt-more-bullish-than-ever-but-nvidias-challenges-are-piling-up

延伸閱讀

InfoAI|分享AI知識,賦能工作。

broken 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