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ta與Ray-Ban再推AI智慧眼鏡,即時影像辨識掀穿戴式新革命

· 新聞觀點

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,Feb 2025

Meta與Ray-Ban再推AI智慧眼鏡,即時影像辨識掀穿戴式新革命

在元宇宙與擴增實境(AR)技術激烈競逐的2025年,Meta(前身為Facebook)再次引發市場高度關注:根據《The Verge》的報導,Meta與Ray-Ban再度攜手推出全新一代「Live AI Ray-Ban」智慧眼鏡,將人工智慧功能深度整合於穿戴式裝置中,進一步衝擊人們的社交方式與數位生活體驗。這款新世代智慧眼鏡在外觀上仍保有Ray-Ban經典設計,讓使用者在日常穿搭中不顯突兀;然而,鏡架內卻隱藏了多項強大升級,包括即時影像辨識、語音助理互動,以及AI所支援的沉浸式情境顯示。

報導指出,與先前版本相比,這次的重點突破在於嵌入Meta最新的AI晶片與軟體架構,能即時處理攝影鏡頭擷取的畫面與聲音,並以超低延遲的方式將資訊投影在鏡片上。實際應用層面相當廣泛:佩戴者在觀賞街景時,可立刻看到店家資訊與評分;旅遊時遇到不熟悉的語言,可即時翻譯成使用者所選的語言顯示於鏡片;若在超市裡尋找特定商品,系統也能偵測貨架並指示可能的擺放位置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其內建AI助理還能主動推播可能感興趣的活動或餐廳推薦,並提供快速預訂選項。

然而,在功能令人驚艷的同時,報導也提到產品上市後所掀起的隱私與倫理爭議再度浮現。部分用戶與維權團體質疑,透過眼鏡鏡頭即時捕捉人臉與環境資訊,是否會使個人資料外洩風險加劇?Meta方面則強調已在系統層面建立嚴謹的加密與權限控管,並允許使用者自行設定哪些資料可以分享與儲存,以期在便利性與安全性之間達成平衡。Ray-Ban也表示,鏡架上會有明顯的錄影指示燈與提示音,提醒周遭人士眼鏡正在運作,以降低不知情的拍攝爭議。

雖然仍有部分消費者對於大規模採用此類AI眼鏡心存觀望,但報導引述產業觀察家的看法指出,智慧眼鏡正逐步由「玩具」或「噱頭」演變為真正可落地的應用裝置。尤其在元宇宙相關技術持續演化的背景下,能夠即時與虛擬資訊互動的AI眼鏡,很可能成為未來人們接收數位內容的主流入口之一。這波新型態穿戴式裝置的熱潮,或許才正要展開。

對產業影響分析

  1. 穿戴裝置市場升
    AI智慧眼鏡的進一步落地,讓AR/MR(混合實境)應用更加成熟。整體穿戴式裝置產業因而受惠,業者將加快推出各種功能相似或互補的產品,如智慧耳機、感測手環等,形成更完整的智慧生態系

  2. 個資與隱私保護需求上
    由於AI眼鏡會持續蒐集並分析視覺與聲音資料,市場對個資保護與法規合規的需求將更加明顯,衍生大量資安與法務顧問服務商機。廠商若能在隱私保護機制上做出差異化,也將成為競爭優勢

  3. 內容開發與軟體生態蓬
    新型智慧眼鏡的普及,勢必驅動AR應用內容與軟體工具的大規模開發。從教育、旅遊、娛樂到企業培訓,皆可在眼鏡平台中嵌入AI與虛擬互動元素,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體驗

  4. AI晶片與硬體供應鏈強
    要實現即時辨識與影像處理,需要高效能、低功耗的晶片。相關硬體供應鏈如感測器、鏡片、電池技術等,都將進一步升級並擴大投資,以因應市場需求

  5. 市場與社會觀念漸進改
    與先前民眾對智慧眼鏡的懷疑不同,人工智慧成熟後帶來的便利性,逐漸使社會對此類產品的接受度提升。不過,也必須透過更完善的宣導與政策指引,讓公眾更充分了解AI眼鏡所帶來的機遇與風險


https://www.theverge.com/2025/1/26/24351264/live-ai-ray-ban-meta-smart-glasses-wearables

延伸閱讀

InfoAI,給你駕馭AI的知識和技能,成為AI時代的專家與達人。

broken image

InfoAI智能情報:助你駕馭AI創造新價值

www.InfoAI.com.tw

broken image

提案成功: 商業提案、創業募資、計劃報告

www.pitch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