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Cloud攜六家AI新創,擴張多模態雲端生態圈
Google Cloud攜六家AI新創,擴張多模態雲端生態圈

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|
Google Cloud加速AI生態系佈局,挑戰Microsoft Azure與AWS
在全球生成式AI應用進入快速商轉階段之際,Google Cloud 藉由 2025 年的 Cloud Next 大會發動新一波平台整合戰,宣布與多家前沿 AI 新創公司深化合作,從程式開發、智慧搜尋、影像編輯到虛擬人像生成,全面擴張其 AI 雲端生態系。
這些合作企業不僅代表AI應用的多元可能,也呈現 Google Cloud 如何與 Microsoft Azure 和 Amazon AWS 一較高下,在高端GPU資源、AI模型支援與創業扶持計畫等層面,全方位吸引下一代雲端原生企業。
六家焦點新創:各自掌握AI應用最前線
1. Anysphere:挑戰GitHub Copilot的程式開發助手
Anysphere 的主力產品 Cursor 是一款內建 AI 的程式編輯器,定位為「工程師的真AI副手」,其模型基礎來自 Anthropic 的 Claude。儘管使用非 Google 模型,但仍選擇 Google Cloud 作為運算平台,顯示出後者在 GPU 資源與部署彈性上的吸引力。
Cursor 目前估值已達 100 億美元,是新創開發工具領域的當紅炸子雞,直接對標 Microsoft GitHub Copilot 與 Replit。
2. Hebbia:AI如何重新定義法律資料搜尋
Hebbia 專注於大型文件與合約的語義搜尋與問答,在法律科技(LegalTech)領域擁有龐大潛力,尤其在律師事務所與大型企業法務部門中廣泛應用。
Hebbia 採用 Google Gemini 模型進行查詢優化,並於 B 輪募資中獲得 1.3 億美元投資,資方陣容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、Index Ventures、GV(Google Ventures)與 Peter Thiel,堪稱「矽谷兩大派系」罕見同台投資。
3. Magic:AI自動寫程式的終極目標仍在進化
Magic 的目標是打造真正的「程式自動化工程師」。該公司不僅擁有來自 Eric Schmidt 與 Alphabet 旗下 CapitalG 的戰略資金,亦依賴 Google Cloud 進行模型訓練與部署,充分利用高階 GPU 叢集。
目前 Magic 已獲得 3.2 億美元資金,目標建立可理解自然語言並自動完成複雜任務的全能AI助手,在 AI 工程平台領域與 OpenAI 的 DevDay 推出形成呼應競爭。
4. Physical Intelligence:從語言模型走向實體世界的延伸
創立團隊由多位前 DeepMind 成員組成,Physical Intelligence 聚焦於「機器人智慧基礎層」,即為各式硬體機器人提供通用 AI 運動與互動能力。
2024 年募資 4 億美元、估值達 20 億美元,投資者包含 Jeff Bezos、Sequoia、Lux Capital 和 Thrive Capital。此領域未來將成為 Google、NVIDIA 與 Boston Dynamics 爭奪的下一個戰場。
5. Photoroom:將巴黎變成AI影像編輯創業重鎮
Photoroom 提供一鍵背景移除、AI 燈光調整與照片重構工具,專為創作者與商家而設計。其模型整合 Google Cloud 的 Imagen 3(文字轉圖像)與 Veo 2(文字轉影片)技術,讓靜態與動態影像編輯更自動化。
該公司目前活躍用戶遍佈全球數百萬創作者,是 AI 攝影應用中歐洲陣營的代表。
6. Synthesia:虛擬人類內容生產再進化
Synthesia 是最早推出 AI 虛擬主播技術的先驅企業,應用於企業簡報、教學影片與品牌代言等場景。該公司目前估值達 21 億美元,並與 Google Cloud 展開多項模型整合合作。
從自然語言轉換為多語言虛擬人聲,再轉換為同步嘴型與肢體動作的 AI 人像,Synthesia 展示出「AI+影像」的最高商業化潛力。
Google Cloud的策略升級:從模型供應者變成創業平台夥伴
本次大會不只是產品秀,更是一場資源分配信號釋放。Google Cloud 同步宣布與知名創投 Lightspeed Ventures 合作,向其投資組合中的新創提供高達 15 萬美元的雲端資源抵用金。
這項舉措明確顯示:Google 不僅想成為模型供應商,更希望成為「AI創業首選雲端平台」。
從硬體、模型、API,到人才、資金、平台推廣,Google Cloud 正試圖建立一套完整的「生成式 AI 育成架構」,與 Microsoft Azure 的 OpenAI 套件與 AWS 的 Bedrock 平台正面競爭。
雲端平台之戰已進入AI生態整合新階段
Google Cloud 選擇以支持優秀新創作為切入點,不僅能強化其AI平台的市場能見度,也能快速拓展模型應用場景與用戶接觸點。這場 AI 雲端平台戰爭,不再只是比誰有更強的GPU與模型,而是比誰能打造更完整的創業「起飛跑道」。
從這六家新創的布局可以預見,未來的生成式AI應用將不再由單一巨頭主導,而是建立於多點、多模型、多任務的合作網絡之上,真正推動AI成為新一代數位基礎建設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techcrunch.com/2025/04/11/the-most-interesting-startups-showcased-at-google-cloud-next/
InfoAI|分享AI知識,賦能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