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tGPT圖像生成功能爆紅,一週生成7億張圖片創紀錄

· 新聞摘要解讀

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

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|一週7億張圖片誕生,ChatGPT圖像生成功能引發熱潮
OpenAI於2025年3月25日正式上線ChatGPT的全新圖像生成功能,在短短一週內,就有超過1.3億名用戶合計創造超過7億張AI圖片,創下歷史紀錄。這一波由生成式AI引發的創作熱潮,不僅讓社群瘋傳許多充滿吉卜力動畫風格的圖像作品,也讓OpenAI自家的伺服器幾乎招架不住。

伺服器負載飆升,導致產品發表延後

這項功能的爆紅也讓OpenAI面臨兩難局面。一方面是功能成功帶來流量與關注,另一方面卻也造成伺服器負荷過重,使得原定釋出的新產品與新模型(如o3與GPT-5)不得不延後上線。Altman也坦言,目前正在加緊擴充基礎設施,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用戶需求。

除了延遲產品發布,部分用戶也反應在高峰時段使用ChatGPT進行圖像生成會出現錯誤訊息或處理時間過長的情形。這顯示AI應用的大規模普及,在技術基礎建設與服務穩定性方面,仍需更多資源與時間來調整與升級。

吉卜力風格帶動流量,掀起AI圖像二創文化

有趣的是,這波熱潮並非出於商業廣告或行銷活動,而是來自用戶對「吉卜力動畫風格」圖片的喜愛與分享。許多用戶以簡單的提示詞(prompt)就能創作出如同《神隱少女》、《龍貓》等動畫中的溫暖幻想風格圖片,迅速引發共鳴。

這種AI圖像創作帶來的「二創文化」效應,使得非專業設計者也能輕鬆參與圖像創作,打破了創意產出的門檻。許多設計師與插畫家也開始善用AI工具來擴充創作效率,並探索更多跨界應用。

引發新一輪版權與倫理討論

然而,這股熱潮也再次引起關於AI生成內容的著作權爭議。部分創作者與版權機構對AI生成圖像是否侵犯原作風格與智慧財產權表示關切。尤其像吉卜力工作室這類擁有明確藝術風格與商標的創作,若被AI模仿後商用,將涉及侵權風險。

OpenAI則表示,目前生成內容的使用仍處於用戶測試與創作實驗階段,尚未授權使用於商業用途。未來也會強化對生成內容的訓練資料管理與授權合規。

解讀分析:AI創作應用進入爆發期,把握三個機會點

1. 創作者工具市場將快速成長

• AI圖像工具的普及,將讓插畫師、品牌設計、廣告業更有效率創作素材。可望促使更多本地業者開發針對本地或是海外市場的AI設計平台或素材庫。

2. 內容行銷模式將重新定義

• 圖像生成不再是設計部門的專利,行銷團隊、社群經營者都能快速輸出高品質圖片,這會改變社群貼文、電商素材與廣告提案的流程。

3. 新型創意產業法規有待建立

• AI生成內容的版權爭議成為全球焦點,台灣也需同步建立清晰的AI著作權界定,保障原創者與AI使用者的權利。

參考來源:https://techcrunch.com/2025/04/03/chatgpt-users-have-generated-over-700m-images-since-last-week-openai-says/

延伸閱讀

InfoAI|分享AI知識,賦能工作。

broken image

broken image

內容原力{ AI 世代的出版商 }

運用AI與知識庫,聰明創作好內容

供應定製內容給B端|創作+編輯+出版+發行電子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