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AI重組,機器人與Siri改由硬體部門掌管

· 新聞摘要解讀

InfoAI 全球AI新聞摘要與解讀

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|
蘋果重組AI布局,機器人部門劃歸硬體線,Siri未來方向受矚目

蘋果近期進行AI重組,將秘密機器人研發部門轉交硬體部門,並由Vision Pro負責人接手Siri開發,顯示出蘋果在生成式AI浪潮下,正推動端側AI技術,深化硬體與AI整合,重新調整其生成式人工智慧策略,強化整體產品競爭力與市場布局。

在生成式人工智慧(GenAI)快速成為科技界焦點之際,蘋果公司正悄悄重塑內部的AI組織結構。你會發現,蘋果近期宣布將其秘密機器人研發部門,從AI主管John Giannandrea手中移交給硬體部門,由負責iPhone和Mac產品的資深副總裁John Ternus直接接管。這項動作發生在蘋果剛把語音助理Siri的開發工作,轉交給Vision Pro負責人Mike Rockwell的幾週後。


蘋果為何調整?組織變動背後的壓力與焦慮

你可能會好奇,蘋果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大動作調整AI團隊?事實上,隨著OpenAI推出ChatGPT、Google加碼Gemini,全球科技業掀起了生成式AI革命。蘋果這家一向以產品體驗為傲的公司,卻在AI領域給外界一種「進展緩慢」的印象。尤其是Siri,儘管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啟語音助理市場,今天卻在智慧對話、個人化推薦等方面明顯落後競爭對手。

蘋果內部人士透露,公司高層對Siri的現況感到不滿,認為必須尋求新的技術突破與產品整合方式。因此,不僅Siri的開發責任換了主管,連帶連結機器人技術與硬體應用的部門也重新劃分,目的是推動更具體且可落地的創新。

機器人部門轉交硬體,意味著什麼?

這次接手的秘密機器人部門(內部代號「Project Titan」延伸項目之一),過去一直由AI團隊領導,專注於感測、導航、機器學習自動化等底層技術。將它轉交給硬體負責人,象徵蘋果未來希望把這些技術真正融入實際產品之中。

對市場來說,這可能意味著幾件事:

  • 蘋果將推出更多以AI驅動、但強調硬體體驗的新品,例如智慧型穿戴設備、家庭自動化產品,甚至是更具互動感的Vision Pro應用。

  • AI不再是孤立的「軟體技術」,而是成為蘋果硬體設計的一部分——就像當年M系列晶片一樣,成為產品差異化的核心。

John Giannandrea的角色轉變

自2018年從Google加入蘋果以來,John Giannandrea一直被視為蘋果AI戰略的重要推手。他過去負責強化Siri、推動機器學習平台,並且領導過幾項內部關鍵技術的開發。

不過這次權限被削減,象徵蘋果對其領導下AI進度有所保留。未來,Giannandrea將專注於核心的AI技術研究與平台開發,而非直接負責應用層面的產品化任務。對蘋果而言,這樣的調整,試圖達成一個平衡:保留技術深度,同時加快產品落地的速度。

蘋果AI下一步會走向哪裡?

我們可以從這次的組織調整看出幾個趨勢:

  1. 強調應用落地:不再單純研發基礎技術,而是要轉化為可感知的消費者體驗。

  2. 硬體與AI整合加速:Vision Pro只是開始,未來iPhone、Mac、Apple Watch都可能出現更多AI驅動的新功能。

  3. Siri大改版可期:蘋果內部已開始重構Siri系統,希望能在2025年末或2026年初推出更智慧、更個人化的版本。

特別是生成式AI領域,蘋果被預期將會採取「端側運算」(on-device AI)的方式,強調隱私與效能兼顧,這與Google、Microsoft大規模雲端AI運算路線形成鮮明對比。

對整體產業的啟示

很明顯的,在生成式AI崛起的今天,單靠「技術領先」已不夠,真正的競爭力來自於技術+產品+體驗的整合力。蘋果這次大刀闊斧重組AI與機器人部門,正是朝這個方向邁進。

這對整個產業也是一個提醒:未來的AI競賽,不只是在雲端拼演算法優勢,更在於誰能將AI無縫融入硬體與日常生活中,創造更直覺、自然的用戶互動。
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bloomberg.com/news/articles/2025-04-24/apple-to-strip-secret-robotics-unit-from-ai-chief-weeks-after-moving-siri?srnd=phx-ai

​​

有興趣在第一時間掌握 AI 行業的新知與動態?歡迎加入 InfoAI 的 LINE 社群,即時接收精選新聞與解讀,不遺漏值得你關注的每一則 AI 大小事。

broken image

InfoAI|分享AI知識,賦能工作。

broken im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