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提示詞生成工具登場,掀起Prompt Engineering新革命
AI提示詞生成工具登場,掀起Prompt Engineering新革命

InfoAI全球AI新聞精選與解讀|
AI Parabellum 推出AI 提示詞成工具,提升內容創作效率與品質
在生成式AI技術迅速普及的當下,使用者如何「對AI說話」變得日益重要。近日,AI技術公司「AI Parabellum」發表了一款名為「AI Prompt Generator」的全新工具,協助用戶快速產生高品質的 AI 提示詞(prompt),大幅降低與 AI 模型互動的門檻。
這個工具不僅針對 OpenAI 的 ChatGPT,也適用於 Anthropic 的 Claude、Google 的 Gemini、Meta 的 LLaMA 等主流語言模型,用戶只需輸入基本需求,系統便能自動設計出結構清晰、目的明確的提示語。
這項功能對廣大非技術背景的使用者而言,無疑是重大突破——以往需投入大量時間測試與修正提示語的過程,現在只要透過幾次點選,即可產出效果理想的提示內容。這讓AI不再只是科技專家的工具,也更貼近一般創作者與企業日常應用的需求。
一鍵生成提示語,降低AI使用門檻
「AI Prompt Generator」背後的設計理念,是讓用戶在不熟悉提示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知識的前提下,也能產出接近專家等級的輸入內容。該工具透過自然語言引導與預設模組,快速完成提示語設計。用戶只需依序填入六個欄位,便能自動產出高品質提示語,這六大欄位如下:
主題或題材(Topic or subject):說明提示語要討論的核心主題,例如「AI在教育中的應用」或「品牌故事創作」。
使用目的(Purpose):從常見任務中選擇用途,例如是用來寫作、翻譯、教學還是做市場研究。
額外細節(Additional details):補充具體條件、風格限制或語境描述,例如「符合高中生閱讀程度」、「不超過500字」。
語氣風格(Tone):可選正式、專業、輕鬆、幽默等語氣,確保生成內容符合目標受眾的語感。
輸出格式(Output format):選擇最終希望得到的格式,如段落式說明、項目清單、摘要、開場白、標語等。
長度(Length):可指定「簡短」、「中等」或「詳細」,依不同情境調整內容豐富度。
透過這樣的方式,「AI Prompt Generator」變成一位貼身的提示語教練,不僅幫助使用者少走冤枉路,更使生成式 AI 的輸出結果更貼近期待,提升實用價值。
類似工具百花齊放,提示工程進入自動化時代
不只 AI Parabellum 在這個領域積極佈局,目前全球已有多款類似工具正在研發與推出中。例如:
PromptWizard:來自美國研究團隊的研究型工具,採用自動遺傳演算法,能根據輸出結果自我進化提示語,有如「AI自己學習如何給AI下指令」。
Promptor:一套強調人機互動的對話型提示生成代理,可與使用者來回討論內容需求,逐步產出複雜提示語,適用於設計、寫作等領域。
FlowGPT、PromptHero 等社群型平台:這些網站主打由用戶共享與評價優質提示語,結合生成工具與社群智慧,推動提示工程民主化。
這也反映出AI使用邁入「提示為王」的全新階段。使用者是否能設計出精準、上下文完整的提示語,往往決定了 AI 輸出的品質與可用性。
提示生成工具的產業價值與未來潛力
這類工具的出現,不僅讓個人創作者受益,也將對企業、教育與AI應用產業帶來顯著改變:
企業內容產製標準化:大型企業可透過 AI Prompt Generator,快速建立部門級的提示模板,提高溝通效率與AI回應一致性。
客服與行銷自動化:行銷團隊可快速生成針對特定客群的文案語句,客服則可設計標準應答提示,節省訓練時間。
教育訓練應用:學校與培訓機構可將其納入 AI 素養教育課程,讓學生學習如何善用 AI、提升資訊組織與邏輯思維能力。
生成式AI開發加速器:對開發者來說,這些工具不只是應用端補助,更可能成為測試 Prompt 策略與建模的輔助引擎。
儘管目前多數生成工具仍以英文為主,但隨著多語言支援的完善,中文市場的應用潛力也將全面爆發。特別是在台灣,具備豐富設計能量與創意人才的環境下,這些工具勢必將被廣泛運用於設計稿件、課程講義、品牌內容生成等場景。
台灣產業洞察:提示工程自動化,將徹底改變AI應用與創作方式
AI Prompt Generator這類工具的誕生,不只是科技演進,更是讓「非工程背景的使用者也能活用AI」的突破性創新。對於台灣這個以中小企業、創意產業、數位教育與SaaS新創為主體的市場來說,將帶來以下五大產業級改變與潛在商機:
一、AI教育與數位素養培訓市場將快速擴張
台灣各級學校與補教業者,正加速導入生成式AI為輔助教學工具。透過AI Prompt Generator,教師可輕鬆產出教學提示語、模擬考題生成框架,提升AI應用教學的實作能力。
同時,企業內訓課程也可透過這些工具建立內部「提示詞知識庫」,針對不同部門需求(如客服、行銷、人資)設計專屬提示結構,提升AI導入效益。
商機洞察:教育內容商、數位學習平台可推出「Prompt設計工作坊」、「AI教案自動化教學包」等微課程,協助學校與講師升級教學法。
二、中小企業將迎來 AI 文案與行銷自動化的契機
對於資源有限的台灣中小企業來說,寫行銷文案、撰寫產品頁說明常常缺乏專人,AI Prompt Generator將成為最佳解方。業主只要輸入基本產品描述與目標客群,系統便能生成結構完整的AI提示語,進而產出具專業感的行銷文案。
商機洞察:內容行銷公司可整合此類工具,打造「一條龍的AI文案產製流程」,作為對中小企業的外包服務,提供訂閱制內容生成方案。
三、設計產業可導入AI協作流程,縮短創作前期時間
在台灣設計產業高度競爭、時程緊迫的現實下,許多視覺設計師、品牌顧問、廣告創意人員正尋求與AI協作的新方式。透過自動提示生成器,他們可快速產出描述視覺風格的精準prompt,搭配圖像生成工具如Midjourney、DALL·E,提升初步構圖與草稿階段的效率。
商機洞察:設計公司可內建提示模板系統,並教育客戶如何提供有效AI提示,提高客戶初稿回應效率、加速提案流程。
四、AI顧問與SaaS平台服務將有導入提示模板功能的需求
對於提供AI解決方案的顧問或系統整合商來說,導入提示生成器不只是輔助工具,更是擴充服務價值的一環。像CRM系統、知識庫平台、客戶回覆機器人等,皆可預設Prompt模組,讓企業內部更容易快速部署AI應用。
商機洞察:SaaS開發商可考慮將「提示語組合器」做為附加模組,成為企業客戶的快速上手介面,降低使用門檻並提高續約率。
五、創作者經濟將出現「提示語商品化」的新型態變現方式
越來越多AI創作者已開始在國外平台販售精選Prompt,例如設計角色故事、動畫場景、小說開頭等。對台灣創作者來說,這不只是分享經驗,也是一種新的數位商品形態。
商機洞察:有內容資源與社群基礎的KOL、老師、顧問可推出「精選Prompt包」,作為訂閱商品的一部分,並開設教學課程介紹如何運用。
AI Prompt Generator 帶來的不只是效率提升,更是對「AI如何進入日常創作與工作流程」的重新定義。台灣產業若能及早布局並設計在地化應用策略,將能在這波生成式AI熱潮中佔據主導位置,開啟下一階段AI創新應用的新篇章。
總結:AI溝通力將成為新職場核心技能
隨著生成式AI的滲透日常,會不會與AI「好好說話」將成為一種新素養? AI Prompt Generator這類工具的問世,正朝這個方向邁進一大步。透過降低入門門檻、簡化設計流程、結構化知識引導,它不只幫助用戶與 AI「對話更精準」,更提升了生成內容的質量與可控性。
未來,隨著這些工具的普及,我們將看到一個新的創作時代來臨——人人都是提示設計師,人人都能創造專業級內容。
參考來源:https://www.artificialintelligence-news.com/news/the-best-ai-prompt-generator-create-perfect-ai-prompts
延伸閱讀
InfoAI|分享AI知識,賦能工作。
內容原力{ AI 世代的出版商 }
運用AI與知識庫,聰明創作好內容
供應定製內容給B端|創作+編輯+出版+發行電子書